虎皮鹦鹉的作文_董桥:陀山鹦鹉的情怀

1、虎皮鹦鹉的作文

虎皮鹦鹉的作文(一)

我们学校的生物园里有一个大笼子,里面有十几只虎皮鹦鹉。我非常喜欢这些鹦鹉,因为这些鹦鹉非常美丽、可爱。

虎皮鹦鹉头部是绿色的,还长着一对乌溜溜的小眼珠、长着一张又短又尖的小嘴巴,像钩子一样往里面弯。背上的羽毛是翠绿的,还绣满一条一条黑色的花文,像老虎身上的皮,所以得名虎皮鹦鹉。它腹部的羽毛是白色的;一双赤褐色活泼的小瓜子后面有一条又黑又长尖的小尾巴。虎皮鹦鹉的飞行速度可快啊,才见它在地上吃饲料,一眨眼就飞到上面的竹竿上了。虎皮鹦鹉在笼子里有时候就和别的鹦鹉亲亲嘴,有时候就用钩子般的嘴帮身体挠痒痒,更有时候它看见竹竿上有许多鹦鹉,它就用嘴啄它们,把它们一只一只地赶走。这么美丽、可爱、活泼的虎皮鹦鹉,难怪我喜欢它们。

虎皮鹦鹉的作文(二)

我家养了一对可爱的虎皮。

虎皮鹦鹉的全身都是像虎皮一样的羽毛,美丽极了,()虎皮鹦鹉也因此而得名。它的眼睛比绿豆要小一点,脸的两边各有一个小小的蓝点,它的嘴是向下弯的,它的头很小,脖子比头还粗而且非常短,看上去几乎就是头和身子连在一起,身子又肥又短,尾巴又长又尖。

鹦鹉家族是个很爱美的一个家族,它们会经常梳理自己的羽毛。它们先把自己的羽毛抖起来,再用嘴进行梳理,像个爱美的小姑娘。它们叫的声音很清脆,好像在唱一曲新歌;有时候它们闲着没事就在圆圈上荡秋千,不过这种表演很难见哦!

你瞧虎皮鹦鹉多有趣啊!

虎皮鹦鹉的作文(三)

虎皮鹦鹉穿着翠绿色的衬衫,背上长着黄黑相间的羽毛,像穿了一件漂亮的大衣。它的一双褐色的小爪子总是紧紧地抓鸟笼里的栏杆,生怕自己会掉下来似的。当我去看它的时候,它也歪着小脑袋好奇地看着我。原来,这是因为它的眼睛长在脑袋的两侧,这样视野虽然会很开阔,但开近距离的东西就比较费劲了,只有把脑袋弯过来,用一只眼睛正对着看,才能看得清楚。

每天我放学回家,都会给它喂食。一开始,它有点儿害怕,不敢过来,歪着小脑袋警惕地看着我。但后来,它不怕了,一看见我走过来,就主动把头伸到笼口等我把食物给它,好像在说:“小主人,你总算来了,我正好饿了呢!”

虎皮鹦鹉非常聪明。它多次看见我开笼给它喂食,就知道怎样开笼了,结果,有一天下午,我放学回家,正要给它喂食,看见鸟笼的门大开着,而我心爱的虎皮鹦鹉却不见了踪影了。我伤心欲绝,大哭了一场。妈妈见了,安慰我说:“鸟儿是属于大自然的,不是属于鸟笼的。()它始终都会飞回大自然,回到自己家的呀!”听了妈妈的话,我心里虽然还有些不舍,但想到它能回到大自然,回到自己的家,我也为它高兴。

虎皮鹦鹉,不知现在你在哪儿?你过得还好吗?我希望你快乐、幸福!

老师点评:观察细致,有一定的想象力,表达了自己对鹦鹉的喜爱之情。

2、董桥:陀山鹦鹉的情怀

董桥:陀山鹦鹉的情怀

听说,鸣放运动期间,有人要陈寅恪出来讲话,陈先生只说了一句:"孟小冬戏唱得较好,当今须生第一,应该找他回来唱戏,以广流传。"话虽浅白,含意深远,十足表现出文化人在文化传统变形的时代里应有的情怀。台湾的琦君一到纽约,就去参观她在内地的老同学陈从周设计的庭园"明轩",然后写信对陈先生说:"我因故乡永嘉花园甚大、甚壮观,看到异国方寸之地,不免感触万千。"琦君文章中,思念浣沙溪畔的往事,陈从周报以依依柳色,不见青青,"人去楼空,旧游飞燕能说。"这也是贪恋传统文化闲处飘香的情怀。

两三年前,我为一本月刊组织一辑《中国情怀》专页,写信求余英时兄赐稿;英时兄很快寄来一篇文章,借"常侨居是山,不忍见耳"一语为题,说他"很喜欢"中国情怀'这个动人的名称",又说这种情怀确实存在于每一个受过中国文化熏陶的人的身上;他住在美国的时间早已超过住在中国的时间,而且入了美籍,可是,从下意识到显意识,他始终觉得自己是"中国人"。英时兄接着记他一九七九年仲秋的故国之行,游子还乡,不免有些难以为怀的情事,文中抄录的三首诗作,家国之感尤其溢于楮墨,非徒流连景光之作了,读来教人不胜欷嘘。

说"中国情怀",八九是文化的概念,几乎完全可以不牵涉政治意识。我常想,政治只是理念的游戏,龙腾虎掷,锋颖太露;真正可以提升民族的精神层次、加强个人的归属意愿的,还是文化的认同:画檐蛛网,斜阳烟柳,即便是断肠处,也得风流。这是道德情操的定盘针。"昔有鹦鹉飞集陀山,乃山中大火,鹦鹉遥见,入水濡羽,飞而洒之。天神言:尔虽有志意,何足云哉?对曰:常侨居是山,不忍见耳!天神嘉感,即为灭火。"政治家大半不是鹦鹉,陀山一旦大火,他们想到的当然是能不张扬就不张扬,真的隐瞒不住了,只好发动全民救火运动,自己坐享大功;有点文化情怀的寻常百姓则十九是鹦鹉,不计成败,入水濡羽,飞而洒之,因为"不忍见耳"!所以,周亮工《固树屋书影》里说,他的朋友叙述了这段美丽的佛经故事之后慨乎言之:"余亦鹦鹉羽间水耳,安知不感动天神,为余灭火?!"中国情怀、文化认同云云,一旦受到现实际遇的考验,应该可以发挥出陀山鹦鹉的操守。

我在海外华人社会里生活了这么些年,常常体会到经济挂帅、政治异化、文化庸俗的现象带来的迷惘之感,觉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系统,的确正在经历严酷的考验。精英阶层对社会的繁荣、经济的起飞虽然提供了莫大的贡献,无奈陈映直笔下"mba族"的心态猖獗蔓延,不仅迷惑了企管人员的心智,甚至文化人的怀抱也受其感染。这族人都是《天下》杂志所谓"国际化新贵","追求的是个人成就与利润,标榜的是价值中立、行事冷静、不带感情"。在商业竞争白热化、政治前途不明朗的地()方,商人视野浅短,性情凉薄,也许不失为保身的上策;在故国政统衰敝散涣、道统丧尽尊严的时刻,士人盲目崇洋,胸襟闭塞,当然也是惯见的现象。不过,《新闻周刊》谈论mba道德重整问题,看到股市内线交易等等背信事件蔚然成风,不得不指出美国有识之士已经警觉到,培养mba的过程中,的确应该不忘教导明辨是非的原则。梁实秋先生《清秋琐记》里有一节谈人生的目的。他说:"就自然现象而论,一是觅食,以求糊口维生,一是繁殖,以求传宗接代。但人为万物之灵,不仅要满足自然要求,还要进而自立目标。一方面是充实自己,在知识上、情感上、享受上、工作上,都要追求完美。另一方面是图利他人,立功立德立言是所谓'太上三不朽',其实也是人人都应该致力的目标。"这番话说得平平实实,不是惊人的英雄语,却是温厚的学问语,足见弦外有多少中国文化朴真的一面。

当然,立功立德立言的经历难免会生不平之意,梁先生于是录过关汉卿的《四块玉》:"南亩耕,东山卧,世态人情经历多,闲将往事思量过:贤的是他,愚的是我,争什么?"禅宗棒喝,头头皆是,得意失意都付笑谈之中了。这种处世的乡愁,正是文化意义上丕变出来的中国情怀,很容易在人心中升华成一缕样和的气韵,教人知所适从,有所为而有所不为。

英时兄给我写过一幅行书,录他故国之行的一首诗:"一弯残月渡流沙,访古归来兴倍赊;留得乡音皤却鬓,不知何处是吾家?"家也许不复是当年的家了,但乡音未改,情怀依旧,文化认同的仍是中国的而非西方的;那么,盂小冬的戏,烷纱溪畔的柳色,尽人陀山鹦鹉的眼底,文化的庭园万一着火,定然入水濡羽,飞而洒之。这一点点操守是要有的。

3、羊质虎皮造句

羊质虎皮造句

1、西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羊质虎皮,见草而悦,见豺而战,忘其皮之虎矣。”

2、你不必怕他,他只是个「羊质虎皮」的人,光会说大话而已。

3、一个羊质虎皮的人,只是外表唬人而已,真遇到事情跑得比谁都快。

4、虽然他人高马大,但其实是羊质虎皮,虚弱得不堪一击。

5、别看他平常趾高气扬,似乎什么事都不怕,但实际上是个羊质虎皮的人,难当此重责大任。

6、他看来气势汹汹,其实是羊质虎皮,你不用怕他!

7、别被他耀武扬威的样子骗了,其实他是羊质虎皮,遇事比谁都怯弱畏缩。

8、别看他平时大言大不惭,耀武扬威的样子,其实他不过是「羊质虎皮」罢了,说一套,做又是一套。

9、羊质虎皮功不就,凤毛鸡胆事难成。

4、写鹦鹉的作文

写鹦鹉的作文(一)

去年秋天,爷爷送给我一对可爱的鹦鹉,样子十分惹人喜爱。它玲珑的身体上长着一身绿色的羽毛,光滑油亮。圆圆的头上镶嵌着一对黑宝石般的小眼睛。它那长长的尾巴就像一把利剑,总是横在它的后面。

鹦鹉特别爱吃小虫子、谷子、果实。每天我放学回家,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喂鹦鹉。他们只要见到我,就连蹦带跳地叫了起来。东望望西瞧瞧,接着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。

有一天放学回家,我见鹦鹉不像以前那样活泼可爱了,静静地躲在笼子里的小屋子里,我以为天气冷了,就跑去给他们找来了一些棉花放在小木屋里。可是几天过去了,它们还是那样,没有一点好转。我赶忙跑到对门的爷爷家,问爷爷怎么回事。爷爷急忙过来,看了看它们,说:“这两只鹦鹉生病了,你赶紧去我家拿药给它们吃。”我匆匆忙忙地跑回爷爷家,向奶奶要了药,谢过奶奶之后,散步并作两步跑回了家,把药喂给小鸟吃。以后我每天都给它们打扫笼子,喂水、喂谷子、果实,可是我还是没能挽救它们的生命,没过几天,它们安静地死在了笼子里。我伤心极了。

面对这脆弱的生命,我不禁感慨,人类是多么残酷啊,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快乐,却不了解这弱小的生命在笼子里的感受。假如那时候我把它们放回到打自然中,也许它们会活下来的。我们人类要和自然界的每一种动物和睦相处,让它们也能自由生存。我呼吁人们:把笼子里的动物放回大自然中吧,让它们自由地飞翔,自由地成长吧!

写鹦鹉的作文(二)

我家养了一只鹦鹉,它非常可爱,我很喜欢它。

它披着一件翠绿的大衣,夹杂着一些棕色的花纹,脑袋上戴着一顶红帽子,透亮的眼睛时不时地眨几下,像要猜透你的心思。金色的嘴巴上长着三根小长毛,红色的小爪子总是高高提起,瞧它那神气样,好惹人爱呀!

它特别贪吃,所以我叫它“贪吃鬼”。记得有一次,我买了一包鸟食,我倒了一点放鸟笼里,它见了,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,不一会儿就吃光了,又在那儿张开嘴巴要吃的,我瞧着它可怜的乞求样,又放了一些进去,它马上又旁若无人地猛吃起来,这次,它终于吃饱了,“吱吱”地叫着,在笼子里上下飞舞,好像在说:“小主人,谢谢你!”我满意地笑了。有时,它还很淘气,总是用红色的小爪子钩在笼子上,身体倒挂在上面,好像在模仿蝙蝠,又好像在模仿我们运动员做体操,你看,它是多么的有活力呀!

你别看它很贪吃,可它还会看守家门,如果陌生人进了门,它准会“吱吱吱”地严声叫嚣,绝不亚于狗的狂吠。

我最爱这一只可爱又贪吃的鹦鹉,它给我平静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!让我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!

写鹦鹉的作文(三)

我家有两只鹦鹉,一只全身蓝色的,只有头上有一点白色的,我叫它蓝蓝;另一只全身是白色,只有头上有一点绿色的,我叫它白白。蓝蓝很调皮,而白白却很文静。

一天,我把大米倒在碗里给它们吃。()蓝蓝总是奔到碗前大口大口地吃着,好像怕白白跟它争食似的;但是白白却不像它所想的那样,而是等蓝蓝吃饱了再慢慢地跳过来。我一边摸着蓝蓝的羽毛说:“你可真淘气呀!”蓝蓝好像听懂了我的话,扑棱了一下翅膀,又跟白白争起食来了。真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。

每天放学回来,我就把手伸进笼子里,要去抚摸它们,蓝蓝见了,经常是以为是好吃的,就跑过来啄了又啄。直到我叫它别逗了,它才罢休。它跳上我的手,让我抚摸它,有时还故意“恶作剧”在我手上拉几滴屎,拉完后,就跑到角落里,好像怕我惩罚它似的;白白则不同,它的性情十分温和。我抚摸它的羽毛的时候,它就亲切地用尖嘴啄啄我的手指。

有一次,我看见它们头上长出了一些白白的东西,我问爸爸:“那是什么?”爸爸有学问似的说:“它们是在换毛哩!”过了几天,它们头上又多了一些相似它们羽毛颜色的毛长出来了。

蓝蓝、白白你们真可爱!

5、猜你喜欢: